在临床医疗领域,药物中毒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若使用不当或过量,就可能引发中毒反应,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损害,其中心血管系统也常受影响,而心电图则能为药物中毒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重要线索。
许多药物中毒都可能在心电图上留下独特的印记,洋地黄类药物中毒较为常见,洋地黄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但过量时会导致心律失常等中毒表现,心电图上常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还可能有 ST 段改变,表现为 ST 段鱼钩样压低等,及时识别这些心电图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洋地黄中毒,以便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严重后果。
抗心律失常药物中毒也有其相应的心电图特征,像奎尼丁中毒时,可出现 QRS 波增宽、QT 间期延长等改变,这是因为奎尼丁影响了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导致传导减慢和复极异常,一旦出现这些心电图变化,提示可能存在奎尼丁中毒,医生需结合患者用药史等综合判断,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如停用药物、促进药物排泄等。
某些镇静催眠药物过量也可能对心脏电活动产生影响,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心电图可能表现为心动过速、ST 段压低等,虽然这些改变相对不具有特异性,但结合患者的中毒病史及其他临床表现,能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病情分析。
对于药物中毒患者,心电图检查不仅有助于诊断,还能动态监测病情变化,随着中毒症状的发展和治疗的进行,心电图的表现可能会有所改变,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心律失常得到纠正,心电图相应的异常表现会逐渐恢复正常,这提示治疗有效;反之,如果心电图持续出现异常或有新的改变,可能意味着病情仍在进展或出现了新的并发症。
作为医院的心电图技师,我们要熟练掌握各种药物中毒可能出现的心电图表现,准确记录和分析心电图图形,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我们也应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协作,共同关注药物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为患者的救治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助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药物中毒带来的不良影响。
发表评论
药物中毒可致心电图异常,揭示心脏受损的直接信号。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