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医疗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极为常见的疾病,看似普通的感冒症状,却可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心电图变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发病初期,患者通常会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表现,多数患者通过适当休息、多饮水及对症治疗后可逐渐痊愈,少数情况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引发一些较为复杂的情况,其中就包括对心脏电活动的影响。
当病毒侵袭人体时,不仅会在呼吸道局部引发炎症反应,还可能通过血液循环侵犯心肌组织,导致心肌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心肌损伤在心电图上可能会有多种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 ST 段改变,ST 段可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这往往提示心肌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或缺血,T 波也可能发生变化,T 波低平、双向或倒置,这些变化可能与心肌细胞代谢紊乱、离子通道功能改变等因素有关。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这是由于机体在感染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以应对身体的应激反应,还有可能出现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这些早搏的出现可能与心肌的应激性改变以及心脏传导系统受到影响有关,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较为复杂的心律失常。
对于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医生会给予高度重视,除了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外,还会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评估心脏功能,一般随着呼吸道感染病情的控制,心肌损伤逐渐修复,心电图异常表现也可能随之改善。
作为心电图技师,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前来检查心电图的患者,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每一份心电图,准确捕捉可能出现的异常变化,并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这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也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虽看似平常,但它与心电图变化之间的关联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关注,以便在临床工作中能更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发表评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虽属常见病,但可引发心电图异常变化如窦性心动过速、ST段改变等心脏反应。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虽属常见,但可引起心电图轻微异常变化。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