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导致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心电图检查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手段,有时也能为支气管肺炎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独特的线索。
当患儿患上支气管肺炎时,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炎症因子的释放、发热导致的代谢加快以及呼吸功能的改变等,都可能对心脏产生间接影响,心电图作为反映心脏电活动的窗口,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变化。
在支气管肺炎初期,患儿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发热和咳嗽,此时心电图或许尚无明显异常,但随着病情进展,发热持续,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心脏负荷可能逐渐增加,心电图上可能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即心率超过正常范围,这是因为身体为了满足炎症状态下各组织器官的代谢需求,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增加心输出量。
随着支气管肺炎病情进一步加重,呼吸功能受到明显影响,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心脏为了代偿呼吸功能的不足,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电图可能会出现 ST - T 改变,表现为 ST 段压低、T 波低平或倒置等,这些改变提示心肌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血或损伤,这与炎症状态下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相对供血不足有关。
严重的支气管肺炎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当出现心力衰竭时,心电图会有更显著的变化,除了心率明显增快外,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可能会出现 QRS 波群增宽等表现,这反映了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泵血功能受损。
心电图技师在面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时,不仅要准确记录心电图,还要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心电图的动态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心脏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当心电图出现异常变化时,提示医生要更加关注心脏功能,加强对心脏的保护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支气管肺炎与心电图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联,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方法,在支气管肺炎的诊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策略,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