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电图检查过程中,“挂钩”这一看似简单的操作,实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将心电图电极牢固地固定于患者皮肤上的关键工具,更是确保心电图波形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如何确保“挂钩”的准确使用呢?
选择合适的“挂钩”至关重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型以及检查部位的不同,选择大小适宜、弹性适中的“挂钩”,可以避免因“挂钩”过大或过小而导致的电极移动或脱落,确保“挂钩”的完整性,避免使用有裂纹或损坏的“挂钩”,以减少因“挂钩”问题导致的检查误差。
正确的使用方法同样重要,在将“挂钩”与心电图电极连接后,应确保其牢固地固定于患者的皮肤上,这要求技师在操作时,既要保持足够的力度,使“挂钩”与皮肤紧密贴合,又要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患者不适或皮肤损伤,对于出汗较多或皮肤较为光滑的患者,可适当使用导电膏或水溶性耦合剂来增强“挂钩”与皮肤的导电性和附着力。
检查过程中的持续关注也是必不可少的,技师应时刻注意观察“挂钩”的固定情况,一旦发现松动或脱落,应立即重新固定,以确保心电图波形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对于长时间检查的患者,应适时询问其感受,避免因“挂钩”导致的皮肤不适或过敏反应。
“挂钩”在心电图检查中虽小却重,其准确使用直接关系到心电图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作为医院的心电图技师,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一细节,确保每一次检查都能准确无误地完成。
添加新评论